新华网济南10月15日体育专电(记者李铮、段博)第十一届全运会射击比赛将于10月17日到22日在山东省竞技体育学校射击馆(场)举行,来自33个代表队的509名运动员将争夺18块金牌。尽管杜丽、朱启南、贾占波、张山等8位新老奥运冠军将悉数参赛,但在瞬息万变的枪战中,即使登上了奥运之巅的神枪手也不敢轻言夺金。
北京奥运会五位射击冠军杜丽、庞伟、郭文珺、邱健、陈颖都来到了济南,但与一年前相比,他们的状态都不能算最好,其中,北京队的陈颖是在5月生完女儿后才复出的。另外,朱启南、贾占波两位雅典奥运会冠军,巴塞罗那奥运会冠军张山也都将代表各省市角逐山东全运会。
两届奥运会冠军杜丽略显谦虚的表态,代表了神枪手们普遍低调的心态,她说:“我一向打不好全国比赛,参加了两届全运会成绩都不好,这次只要比以前的第七名有进步就行了。”
奥运冠军的低调不无道理,在上届全运会上,被寄予厚望的杜丽、朱启南、贾占波等雅典英雄都名落孙山,连奖牌的边都没沾着。
奥运冠军不能轻易统治全运赛场的原因有两个。一是射击比赛的偶然性确实很大;二是默默无闻的小将在寂寞中付出的努力更多。
射击比赛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非常高,在靶纸上以毫米为单位计量胜负的比赛中,运动员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之中。北京奥运会上,当美国名将埃蒙斯被问到如何打出4·4环时,两次给中国射击队送出大礼的美国人坦言:“太紧张了,当时手指都麻了。”所以,高度紧张让射击比赛偶然性大增,名将落马的概率也就比其他项目大得多。
另外,北京奥运会后,冠军们都处在调整期。在今年2月新组建的国家队中,只有朱启南一名原奥运冠军,而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也只有朱启南、赵颖慧、曹逸飞三人,多数名将都在奥运后的第一年选择休息、调整,尽管各地方体育局非常重视全运金牌,但要让运动员永远保持好状态确实不现实,尤其是讲究节奏的射击项目。
而将全运会作为运动生涯主战场的地方队员则不同,他们没有机会走进奥运赛场,所以全运备战更加全面、周到。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”,地方队员比名将付出更多,爆冷的可能也就更大。
本届全运会射击比赛共设18块金牌,它的设项原则既不是奥运会15块金牌的“瘦身版”,也不是亚运会40余块金牌的“臃肿版”,它遵循了以奥运标准为主,又适当倾斜中国强项的原则。15个奥运项目中除男子飞碟双多向将与女队员组成混合赛外,其余14项都将保留,而在飞碟双多向和移动靶两个项目上,男女队员将混合参赛,这为重演张山式“巾帼胜须眉”的好戏创造了条件。另外,为倾斜中国射击队的优势项目,在男子气手枪和女子气步枪两项上还设置了团体金牌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