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0块4个小时全套_微信快约500一次,一品楼全国论坛闲聊,五一品茶茶馆儿

当前位置>首页>新闻资讯
神枪手邱波谈湖北射击队 一定要让队员进国家队
2009-01-18 09:35

  湖北射击队成立于1958年,后因故被取消,1971年底恢复,次年再次建队。湖北射击的辉煌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,并一直延续到90年代,鼎盛时期以张克忠、邱波为首的男子步枪选手独步亚洲,并多次在亚洲和世界大赛中斩获金牌。但此后因后继乏人,湖北射击步入低谷。2000年以后,在女子手枪项目上冒出了童欣、孟勤等优秀选手,给低迷的湖北射击带来了一些亮色与生机。历史上湖北射击队共取得过世界亚军1个、亚洲冠军10个、全国冠军60多个,其中邱波曾在1986年汉城亚运会上独得四块金牌。

  一定要把队员送进国家队

  记者 曾晶

  邱波在1986年汉城亚运会上曾独揽四金。如今,一代神枪手早已“解甲归田”,自己做起了“小生意”,家里有屋又有车,生活乐无边。不过,只要提及湖北射击,这位当年许海峰、王义夫的队友,还是会投来关注的目光。在省内大大小小的射击活动中,也总能看到邱波的身影。

  记者:你当年是搞步枪的,这么多年了,你觉得要想当一个神枪手,最重要的是什么?

  邱波:我们当年练得多苦啊,要知道25米外的靶,十环只有一个黄豆那么大,要想打中十环,得有多难。搞射击,很多人以为要眼睛好,但事实上打枪全凭感觉,这种感觉一要苦练,二要有天分。当然,领悟力要强,心理素质要过硬。

  记者: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比赛是什么?

  邱波:并不是亚运会夺得四块金牌,而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的一次国家队选拔比赛中,我在前五十枪都一直领先,但最后十枪居然阴差阳错,成绩打得太离谱了。后来选拔赛一结束,才发现枪出故障了,瞄准柱都松了。那次选拔很严格,我参加奥运会的梦想也没能实现。

  记者:湖北射击在你1990年退役后开始衰退,主要原因是什么?

  邱波:退役后,我在局机关呆了三年。当时是1993年全运会,那是湖北省射击的最低谷,全运会零分,一个前八名都没有。那届全运会后,我就调回射击站当站长,后来又干了两年总教练,1997年全运会拿了块银牌就没搞了。好像直到现在,湖北射击队也没在全运会拿块牌子。我觉得,湖北射击的问题就是两个:既缺少优秀的后备人才,又缺少像样的训练靶场。

  记者:现在的湖北射击情况怎么样?

  邱波:我了解的不太多,只是觉得现在的条件比我们当年要好多了,场地器材都不用说了,而且队员参赛的机会也多了。我觉得现在湖北射击上不去,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把队员送到国家队去,像我和张克忠当年为什么打得不错?就是局里重视,把我们往国家队送。在国家队,一来场地、器材更好,二来出国参赛的机会更多,三来训练的气氛好,所以成绩出得特别快。

  记者:现在湖北的射击教练只有23个人,你是否会回到老本行任教?

  邱波:没有谁跟我提这个事呀。我当年和许海峰、王义夫关系都不错,现在王义夫是射击队的头,他逢年过节都还记得我这个朋友,会给我发短信,来武汉也会第一时间通知我,我也希望能利用这些关系,为湖北射击做些什么。

  沿着雄楚大道往东走,便来到了位于关山的湖北省体育培训中心。在这里,有一座投资过千万元人民币修建的射击馆。每天,都有20多名湖北省射击队的队员,在漂亮而现代化的50米、25米以及10米的靶场上进行射击练习。

  “啪!啪”!,“呯!呯”!枪声不绝于耳,“现在一天听不见枪声,就浑身不踏实。”作为省体育局最年轻的项目中心主任,分管射击运动的连正茂正憋着劲,希望能再挖掘出一个神枪手。“都说后生可畏,但要想超越亚运会三冠王邱波,我们年轻队员的路还很长。”连正茂说道。

  射击运动,一直是中国竞技体育的强项。从许海峰、王义夫再到朱启南、杜丽,中国射击队在奥运会上为祖国夺得过无数荣耀。“其实湖北人很适合练射击,只可惜这么多年了,我们能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的,还是只有邱波一人。”连正茂说道。

  湖北射击运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逐步走向衰退,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跌至谷底,别说奖牌了,甚至连一个积分也未得到。“这主要是因为各个地市州的文体局萎缩得厉害,原来射击运动在全省共有15个业余训练点,现在只剩6个了,后备人才跟不上啊。”作为湖北射击的栋梁,张克忠一直坚守在射击运动一线,他说道:“现在全省注册运动员也就100多人,省队也就20多名队员。”这个数字和江苏、广东等射击大省相比,只有别人的十分之一,邱波也回忆道:“即便是和我们自己比,我当年当运动员时,我们随便一个枪种都有十几人,出去打比赛都是要队内竞争的。”

  射击运动是项投入高、周期长的运动项目,一发子弹从七八毛钱到一二元钱不等,“专业队训练每天至少要打300发。”连正茂介绍说,枪支也是笔很大的投入,一支步枪就要二三万元,而射击运动的市场化运作相比三大球等项目而言,又显得非常困难,缺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。

  不过,这些都还不是制约湖北射击运动复兴的重要原因,连正茂说,“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教练人才少,全省现在仅有23名射击教练,其中大部分都还不是射击专业出身。”省队的情况最好,但一共也只有6名教练。“所以,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家队一名湖北运动员都没有了。”

  当然,困境是一回事,新的奥运周期,湖北省体育局局党组成立后,对射击运动非常重视,加大了投入,特别是为了六城会而兴建的射击馆,可以说为湖北射击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“我们那会打枪,还是在汉阳琴台训练,那是上世纪50年代的场地,现在这帮伢们有了关山射击馆,那训练条件就完全不一样了。”邱波说道。

  说起投资1300万元兴建的射击馆,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,集50米步枪馆、25米手枪馆、10米气枪馆、决赛馆、多功能大厅等于一体,而且有着全国一流的电子靶系统,馆内还配有新闻发布室、兴奋剂检测室、运动员教练员休息室及大屏幕彩色显示屏等大型比赛辅助设施。六城会上,朱启南曾在这儿创造10米气步枪的世界纪录。

  “这个场馆在全国也排第六、第七位。即便是举行奥运会的射击比赛,也一点都不落后!”连正茂说道,有了射击馆就有了希望,现在湖北射击正在一步步恢复,“在最近的几次全国比赛中,我们拿了一个第二、一个第七,团体拿了个第三,而且还拿到了全运会的6个决赛席位,现在还有三个年轻队员随国家青年队在广东集训。”

  说起射击运动的训练场,恰恰是制约湖北射击复兴的另一瓶颈,“现在我们一些地市州,不是没有热情搞射击,而是原来的场地大都荒废了,射击训练没场地怎么行?”连正茂说道,“现在荆州、孝感正准备恢复射击训练点,但重建训练场馆可是笔较大的投入。”

  至于教练员人才缺乏,并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,“我们现在只能从内部挖潜,安排教练员进行培训,提高业务技能。”连正茂说道。

  穷则思变。湖北射击经过十几年的阵痛,也在不断的寻找新的突破口。“首先是经费,现在局里拨的钱可以保证训练竞赛需要,但我们也在试图搞一些市场化的运作,为队员们提供更好的训练、比赛条件,比如说经营射击俱乐部。”连正茂说道,“不过,这条路现在并不好走,我们也曾经搞过,但始终形成不了规模。事实上,现在全国范围内也只有广州一家经营得不错。”另一方面,湖北射击队也开始走出去,连正茂说道,“主要是和八一队或者一些西部省份合作,联合培养运动员。”

  此外,高材生朱启南的成功经验,也让湖北射击认识到,“体教结合很适合射击运动。”连正茂说道,“射击项目对运动员的素质要求高,我们下一步也希望找一些学校合作。”在连正茂看来,大学生的领悟力、心理素质都不错,他们练射击更容易上手,成材更快,“像清华射击队近几年的运动水平就非常高,我们也希望能和华中科大、武大这样的高校合作呀。”

  目前,湖北射击队正在一些地市州与学校合作,“其实,射击运动一般都是十二三岁才开始上手的,现在有不少初中生都是半路出道练射击的,他们半天上学半天训练,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进专业队了。”连正茂介绍说,射击运动的训练时间不用长,对体能的要求也不高,只要领悟力够,勤学苦练,水平提高的很快。

  照目前这个发展势头,湖北很有希望再出现一个邱波,“我们现在在男子速射等项目上,有不少优秀的队员,像姚从毅、雷佳,都很有希望。”

  编后

 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,湖北军团一举夺得4枚金牌、1枚银牌、4枚铜牌和2个第4名、2个第7名、1个第8名的好成绩,辉煌的背后有“得”有“失”?!段浜撼勘ā防彼母鲈峦瞥龅?ldquo;后奥运的冷思考”系列报道11篇,记者深入各项目训练地,通过采访、对话等形式,回顾湖北体育的昨天,反思湖北体育的今天,展望湖北体育的明天。湖北体育通过人才引进、改进机制、兴建场馆,在体育发展的软硬件上紧跟步伐,旨在宏扬、复兴湖北体育的传统强项,在今年的全运会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“争光进位”。

责任编辑:计丹妮



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18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