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力奥运备战|《现役运动员心理指导手册》比赛定位篇:正确衡量自身实力
2021-01-26 10:21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
导语:无论是在比赛过程中,还是在比赛结束后,运动员都会面对角色定位、比赛定位的问题。正确衡量自身实力,才能把握赛场节奏,明确自我定位,实现自我飞跃。
知识点
如何订立好的比赛目标?
为什么好成绩是“拼"来的,而非“保"来的?
本篇内容节选:
如何订立好的比赛目标?
好的比赛目标不应只包含比赛的结果,而是一个以运动员综合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体系。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好的比赛目标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。
1.关于结果的目标 :关于结果的目标要考虑到难度。适宜难度一般指训练中可以达到的最佳水平或再略高一些的目标。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而言,难度可以略低以保护运动员的自信心,对于顶级水平或具备夺冠实力的运动员,要在训练中贯彻夺冠目标,帮助运动员树立坚定的获胜信念。
2.关于过程的目标 :除了关于比赛结果的目标外,为了让目标便于操作和评价,要建立关于过程的目标,如“第一发球成功率达到70%”或“第一个托举动作,下面的人出水高度达到大腿”等。通过建立过程目标,将大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目标,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控制感,同时帮助集中注意力。
3.关于目标定位 :比赛客观上是人与人的竞争,但本质上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。如果一个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超越自己的过去,每天进步一点点,每场比赛进步一点点,最终将是非常了不起的飞跃。
从建立比赛目标的过程来说,建议让运动员参与到比赛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去,特别是要参与制定过程性目标。通过参与决策,运动员会提高完成目标的责任感和动力,同时加深对过程中注意力集中要点的领悟,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比赛目标。
责任编辑:徐敏